工伤赔偿的诉讼时效是从受伤日开始计算还是从诉讼之日起开始计算?
我之前工作时受了工伤,现在涉及赔偿问题,不太清楚诉讼时效到底是从受伤那天开始算,还是从去法院起诉那天开始算。担心如果算错时间,错过诉讼时效,自己的权益就没法保障了,想了解下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工伤赔偿的诉讼时效计算是一个较为关键的问题,涉及到劳动者能否通过法律途径有效维护自身权益。首先,需要明确这里说的诉讼时效一般涉及到两个阶段,一个是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另一个是民事诉讼时效。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在工伤赔偿的情形下,通常来说,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承担工伤赔偿责任,劳动者此时就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了,这个时间节点一般以劳动者知晓用人单位拒绝赔偿的时间为准,而并非单纯以受伤日来计算。例如,劳动者受伤后,用人单位一开始积极处理,承诺赔偿,但一段时间后又反悔拒绝赔偿,那么仲裁时效就从劳动者知道用人单位拒绝赔偿这个时间点起算一年。 当劳动者经过劳动仲裁后,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时适用民事诉讼时效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这里同样也是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所以,无论是仲裁时效还是民事诉讼时效,都不是从诉讼之日起开始计算的。从受伤日开始算也不准确,关键是要看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的时间。如果超过了相应的时效,对方可能会以时效经过进行抗辩,劳动者的诉求可能得不到法律的支持。因此,劳动者在遭遇工伤后,要及时关注自身权益,一旦发现权利可能被侵害,应尽早通过合法途径主张权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