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签合同直接离职有工资吗


没有签合同直接离职也是有工资的。首先要明确,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只要劳动者为用人单位付出了劳动,建立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应当支付工资。工资应该从用工之日起开始计算,结算到工作的最后一天。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而且,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不过,如果劳动者自动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用人单位需承担损失的举证责任。比如《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要是没签合同辞职后用人单位不给工资,劳动者首先要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及拖欠工资的数额。证据包括工作证、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登记表、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录音等。有了足够的证据后可以先和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或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相关概念: 事实劳动关系:指的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虽然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双方实际存在用工关系,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报酬等这样一种状态。 支付令:是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督促程序,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的限期履行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的法律文书。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当事人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