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冒用他人身份入职,劳动关系如何认定,发生工伤该怎么办?

我之前因为一些原因,冒用了别人的身份入职。现在工作时受了伤,担心这工伤该怎么处理,也不清楚我和单位的劳动关系到底怎么认定。想知道这种情况下我能得到赔偿吗,具体的认定流程和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展开 view-more
  • #劳动关系
  • #工伤认定
  • #冒用身份
  • #责任分担
  • #工伤赔偿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首先来说,冒用他人身份入职,虽然订立的劳动合同可能无效,但仍可能构成事实劳动关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劳动者冒用他人身份就业,就属于这种情况。 不过,即便劳动合同无效,若劳动者确实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劳动,接受用人单位管理并获取报酬等,就会被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 当发生工伤时,首先要确认事实劳动关系。确认之后,按《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的程序,向当地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比如,要提交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 工伤认定并伤情稳定后,若存在伤残影响劳动能力的,需及时向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出来后,就可以申请工伤保险待遇。 但由于劳动者冒用他人身份就业,即便之前缴纳了社会保险费,从法律角度,缴费主体是被冒用身份的人,工伤保险基金通常不会支付本应由其支付的费用。 在责任承担方面,因为劳动者使用欺诈手段让用人单位违背真实意愿订立劳动合同,本身存在过错,一般承担主要责任;用人单位若没有尽到审查义务,需承担次要责任。不过司法实践中各地判例不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责任三七开、四六开的,也有用人单位承担部分费用,劳动者承担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部分的情况。 另外,如果用人单位与工伤职工用假身份骗取了工伤保险基金的赔付,一旦被发现,不仅会被追回骗取的金额,还会被处以骗取额度二至五倍的罚款,甚至可能被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概念: 事实劳动关系:指无书面合同或无有效书面合同形成的劳动雇佣关系以及口头协议达成的劳动雇佣关系。 工伤保险基金:是通过立法强制征缴,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汇集而成的,用于支付工伤职工各项待遇的资金。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