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工资算法的正确公式是什么


计时工资,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来计算工资的一种方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时工资计算公式: 小时工资制:货币工资 = 小时工资率 × 实际工作时间。比如说,你的小时工资率是50元,实际工作了8小时,那当天货币工资就是50×8 = 400元。 日工资制:货币工资 = 小时工资率 × 标准工作日小时数 或者 = 日工资率 × 实际工作日数。例如,小时工资率25元,标准工作日小时数8小时,日工资就是25×8 = 200元;若已知日工资率200元,实际工作了20天,那工资就是200×20 = 4000元。 周工资制:货币工资 = 日工资率 × 标准工作周日数。假设日工资率150元,一周标准工作5天,这周工资就是150×5 = 750元。 对于月薪制的计时工资计算,通常采用以下公式:应付计时工资 = 月标准工资 - 缺勤应扣工资。其中,缺勤应扣工资 = 缺勤天数 × 日工资 × 应扣比例 。月工作天数的确定有两种常见方法:一是按月平均日历天数计算,即每月工作天数按30天计算。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出勤或是缺勤均不再考虑双休日与节假日的因素;二是按月平均实际工作日数计算,即每月工作天数按20.9天计算((365 - 104 - 10)÷12 = 20.9),同样地,无论出勤或是缺勤均不再考虑双休日与节假日的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明确了工资的构成等相关内容。而且以上公式仅为常见的计时工资计算方法,实际计算中可能因具体的工资制度、行业特点以及地区政策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应用。 相关概念: 计时工资:按照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来计算工资的一种方式。 小时工资率:每小时工作所对应的工资数额。 日工资率:每日工作所对应的工资数额。 月标准工资:劳动者一个月的标准薪资数额。 应扣比例:因缺勤等情况需扣除工资的比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