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以后公司不给发工资该怎么办?


当遇到辞职后公司不给发工资的情况,首先我们要明白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应得的报酬,公司不发工资属于违法行为。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 第一步,可以先尝试与公司进行协商。这是解决问题最直接的方式,你可以找到公司的负责人,如人力资源部门或者老板,心平气和地说明情况,要求他们按照规定支付工资。协商的过程中,注意保留好相关的聊天记录或者通话录音,以备后续可能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所以,你有权利要求公司支付你应得的工资。 如果协商不成,你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专门负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政府部门。你可以准备好相关的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情况。劳动监察部门会根据你提供的线索进行调查,如果发现公司确实存在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会责令公司限期支付工资。这一途径依据的是《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一条,该条例明确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此外,你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一种准司法程序,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进行裁决。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和相关证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在审理过程中,双方可以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公司不履行仲裁裁决,你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适用本法。所以,辞职后公司不发工资的争议属于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 如果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你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判决生效后,如果公司仍然不支付工资,你可以通过法院的强制执行程序来实现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