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破产人员离职该怎么办?


当公司破产,人员面临离职时,可按以下步骤来保障自身权益。首先要明确,公司破产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法定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劳动合同终止。这意味着,公司破产时,与员工的劳动合同自动结束。 关于工资结算,《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明确指出,用人单位依法破产时,劳动者有权获得其工资。在破产清偿中,用人单位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的清偿顺序,首先支付欠付本单位劳动者的工资。也就是说,员工的工资是优先受偿的。员工要及时与公司清算组沟通,了解工资结算的具体时间和方式。 在社保关系方面,公司破产后,社保缴纳可能会出现中断。员工需要关注自己的社保状态,及时办理社保转移手续。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员工可凭离职证明到新的就业单位或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社保接续。 离职证明也是很重要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离职证明可以证明员工的工作经历,对于后续找工作有很大帮助。员工应要求公司及时开具正规的离职证明,注明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等信息。 此外,公司破产导致员工离职,员工还可能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员工可据此要求公司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