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期间单位停发工资该怎么办?
我亲戚在工作时受伤了,现在处于工伤治疗阶段,可单位却停发了他的工资。他不知道这种情况合不合理,也不清楚该采取哪些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想了解具体有哪些合法有效的解决途径。
展开


工伤期间单位停发工资这种做法是违法的。 首先来解释下相关概念。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在这个期间内,按照法律规定,职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是不变的,这里的原工资福利待遇,通俗来讲就是职工受伤前正常工作时所享受的工资、奖金、津贴等各项待遇,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比如,职工受伤前每月工资5000元,有500元的餐补等福利,那么在停工留薪期内,单位仍应每月按照5500元的标准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要是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当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就停发原待遇,按照相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如果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可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如果遇到单位在工伤期间停发工资的情况,职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1. 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尝试与单位友好沟通,说明相关法律规定,要求单位按照规定发放工资。若双方协商达成共识,可签订正式的薪资支付协议。 2. 向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反映和投诉: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有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实施监督管理的权利。若单位存在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情况,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相关法律依据是《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 3. 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劳动者可以直接向所在地人民法院递交支付令申请书,主张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