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公摊面积一般是多少?
我家的老房子拆迁了,现在给了安置房。但我不太清楚安置房的公摊面积是怎么算的,也不知道一般是多少。我担心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所以想问问法律上对于安置房公摊面积有没有规定,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多少呢?
展开


安置房公摊面积指的是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分摊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简单来说,就是除了你家房子内部的使用面积之外,像楼梯、电梯间、走廊等公共区域的面积,会按照一定规则分摊到每一户。 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针对安置房公摊面积的统一法律规定具体数值是多少。不过,在公摊面积的确定和管理上,主要遵循《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等相关规定。这些规则虽然主要是针对商品房,但在实践中,安置房的公摊计算也会参照类似原则。 通常情况下,不同类型的安置房公摊面积比例有所不同。一般多层安置房(没有电梯)的公摊系数在7% - 12%左右;带电梯的小高层安置房,公摊系数大约在15% - 20%;高层安置房(电梯较多、公共设施更完善)的公摊系数可能达到20% - 30%。 对于安置房的公摊面积,开发商或相关部门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公摊系数、公摊面积的具体数值等内容。如果合同里对公摊面积有明确约定,就应按照合同执行。要是实际交付的房屋公摊面积与合同约定不符,超出一定比例(比如合同约定误差范围为±3%),被拆迁人有权要求采取补偿等措施。比如实际公摊面积超过合同约定面积误差比绝对值3%,被拆迁人可以要求开发商承担超出部分的房价款等。总之,被拆迁人要仔细查看合同,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