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中哪些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我和公司发生了劳动争议,现在准备走仲裁程序。听说仲裁裁决有终局裁决的情况,我不太清楚具体有哪些。我想知道在劳动争议里,什么样的仲裁裁决会是终局裁决呢?这对我的权益影响挺大的,希望能弄明白。
展开


在劳动争议中,终局裁决是指仲裁庭在案件审理终结时对当事人提交的全部实体争议所作的、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简单来说,就是一旦作出这种裁决,一般就不能再就该裁决向法院起诉了,能提高解决劳动纠纷的效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是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这里的劳动报酬就是我们平常工作应得的工资;工伤医疗费是员工因工受伤治疗产生的费用;经济补偿是在一些法定情形下公司要给员工的补偿;赔偿金则是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要支付的款项。比如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是2000元,十二个月就是24000元,如果争议涉及的这些金额不超过24000元,就可能是终局裁决。 二是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工作时间涉及到员工每天、每周的工作时长;休息休假包括法定节假日、年休假等;社会保险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险。这些方面国家都有明确的劳动标准,如果公司和员工在这些方面有争议,仲裁裁决也可能是终局裁决。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劳动者对上述终局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用人单位只有在特定情形下,比如仲裁裁决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等,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