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房产后为何不能卖房呢
我继承了房产,本来想卖掉,可却卖不了,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也不清楚是手续没办好,还是有其他什么法律规定导致的。想弄明白到底怎么回事,该怎么解决这个不能卖房的问题。
展开


继承房产后不能卖房,可能存在多种原因。首先,从法律上来说,继承行为一旦开始,继承所得的房产就具备法律效力,但要实现自由转让,需要完成一些手续。 根据规定,继承人需要前往公证处完成遗产公证环节,证明自己对房产的继承权。然后要去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完成房产的官方变动登记,也就是将房产过户到自己名下,成为法律意义上的房屋所有权人,这样才能够顺利卖房。 如果存在继承人之一不同意卖房的情况,根据《民法典》第三百零四条规定,共有人可以协商确定分割方式。达不成协议,共有的不动产可以分割且不会因分割减损价值的,应当对实物予以分割;难以分割或者因分割会减损价值的,应当对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取得的价款予以分割。这种情况下可以去法院起诉要求分割共有物,通过法院判决对房屋进行作价分割或者由对方给一方赔偿。 另外,如果是手续不齐全导致不能卖房,比如没有办理完继承过户手续等,就需要按照流程补齐相关手续。比如签署房屋买卖合约,明确双方身份信息等;向房产交易中心提出交易申请并领取网络签约编号;进行网络签约;领取相关文书;支付相关税费,取得税费完税证明;交纳土地使用权出让款(如果需要);最后办理房产过户手续,且注意卖方夫妻双方务必同时到场签署确认。 相关概念: 遗产公证:就是对遗产的相关情况进行法律公证,证明继承人对遗产有合法的继承权利。 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把房屋原来登记的所有权人变更为新的所有权人,只有完成这个登记,新的所有权人才在法律上真正拥有该房屋的处置权等各项权利。 分割共有物:当房产由多个继承人共同继承,属于共有状态时,如果对房产处置意见不一致,就涉及到分割共有物的问题,就是通过一定方式把共有的房产进行合理分配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