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不成定金可以退吗,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购房不成,定金不一定能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首先,需要明白定金的法律概念。定金是一种债权担保,简单说就是为了保证合同能顺利履行。当一方交付定金给另一方后,如果合同顺利履行,定金可以抵作价款或者收回;要是出现违约情况,就按照一定规则处理。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判断定金是否可退的情形: 如果是因为购房者自身原因不想买房了,比如突然改变主意,这种情况下属于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按照法律规定,通常无权请求返还定金。 要是开发商存在问题,比如开发商不具备商品房销售资格,那么不论双方之前有没有约定定金退还事项,开发商都应无条件退还定金给购房者。因为不符合商品房销售条件,开发商不得销售商品房也不得收取任何预订款性质的费用。 还有,如果是因为开发商存在欺诈等行为,或者买卖双方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对合同条款协商不下,导致最终无法达成购房合同,那么开发商应当退还购房定金。 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未能订立的,出卖人应当将定金返还买受人。例如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像自然灾害导致购房者无力支付房款,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要求退回定金。 总之,购房不成时定金能否退还,关键在于导致购房不成的原因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情形。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建议仔细查看当初签订的协议,并依据法律规定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