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拆迁评估流程是怎样的?


政府拆迁评估流程在我国有着明确的规定和步骤,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评估机构的选定。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由被征收人协商选定;协商不成的,通过多数决定、随机选定等方式确定。这一规定保障了被征收人的参与权和选择权,让被征收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由谁来进行拆迁评估。 选定评估机构后,进入实地查勘阶段。评估人员会到被拆迁房屋进行实地查看,对房屋的状况、面积、结构、装修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他们会拍照、测量,收集相关资料,为后续的评估提供准确的数据。比如,房屋的实际面积是否与产权证书上一致,房屋的装修是豪华装修还是普通装修等,都会影响评估结果。 然后是评估方法的运用。评估机构会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常见的评估方法有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等。市场法是参照近期类似房屋的市场交易价格来确定被拆迁房屋的价值;收益法适用于有收益的房屋,通过估算房屋未来的收益来评估其价值;成本法是根据重新建造类似房屋所需的成本来评估。评估机构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得出评估结果。 接着是评估报告的出具。评估机构会根据实地查勘和评估计算的结果,撰写详细的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中会包含被拆迁房屋的基本信息、评估方法、评估结果等内容。评估报告必须客观、公正、准确,并且要有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签字盖章。 最后是公示与解释。评估结果会在拆迁范围内进行公示,让被征收人了解评估情况。如果被征收人对评估结果有异议,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评估机构进行复核评估。评估机构会对被征收人的疑问进行解释和说明,如果复核后确实存在问题,会对评估结果进行调整。 总之,政府拆迁评估流程是一个严谨、科学的过程,旨在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拆迁补偿的公平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