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违法辞退员工该如何去仲裁?


如果公司违法辞退员工,员工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仲裁: 首先是申请阶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申请人要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写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像劳动者的姓名、性别等,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等;还要明确仲裁请求以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另外要列出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同时,要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申请,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 然后是受理环节。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会在五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如果受理,会在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组成仲裁庭;若决定不予受理,会书面作出不予受理通知并说明理由。被申请人要在收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交答辩书及相关证据,即使被诉人没有按时提交或不提交答辩书,也不影响案件审理。 接着是开庭阶段。仲裁庭会在开庭前五日,将开庭时间、地点书面通知当事人。当事人收到通知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撤诉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缺席仲裁。开庭时会宣布仲裁人员名单,询问是否申请回避,之后当事人陈述并辩论,最后进行裁决。 最后,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根据规定,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若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生效的调解书或裁决书,另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在整个过程中,要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比如工作合同、辞退通知、工资单、银行流水等,这些证据对于证明公司违法辞退行为以及确定赔偿金额等都非常关键。 相关概念: 仲裁时效:是指当事人向仲裁机构请求保护其权利的法定期限,在这个期限内不申请仲裁,可能会丧失通过仲裁获得权益保护的机会。 仲裁申请书:是申请人向仲裁机构提交的,用于表明自己仲裁请求、事实依据等内容的书面文件,是启动仲裁程序的重要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