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五险该如何要求公司赔偿?


在我国,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要求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的,五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五险,员工是有权要求公司进行赔偿的。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也就是说,当发现公司没交五险时,员工可以先向当地的社保行政部门进行投诉,社保行政部门会责令公司限期改正。 其次,如果因为公司未缴纳五险给员工造成了实际损失,员工可以要求公司赔偿。比如,因为没有缴纳医疗保险,导致员工生病无法享受医保报销,那么这部分原本可以报销的费用,员工可以要求公司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根据该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要求公司赔偿的流程一般如下:第一步,员工可以先和公司进行协商,明确指出公司未缴纳五险的问题,并要求公司补缴或者给予相应赔偿。在协商过程中,员工要注意保留好相关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证据。如果协商不成,第二步,员工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提交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劳动监察大队会对公司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责令公司整改。第三步,如果劳动监察大队的处理结果不满意,员工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时,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证据材料等。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如果员工对仲裁结果还是不满意,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