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签劳动合同工伤工资如何赔付?
在工作时受伤了,可还没和单位签劳动合同,不清楚工资这方面该怎么赔。心里很着急,想知道具体能拿到多少赔偿,是以什么标准来计算的,赔偿流程又是怎样的,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发生工伤,工资赔付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
首先要明确,即便没有签劳动合同,只要能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依然可以获得工伤赔偿。比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都可以作为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
关于工伤工资赔付,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就按此执行。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要是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如果单位没有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那么所有工伤赔偿金都应由单位承担。
具体赔偿流程,首先要求单位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接着住院治疗所需的医疗费用、陪护费、生活费等都应由单位支付;治疗结束后,做劳动能力伤残鉴定,并按伤残鉴定结论提出伤残赔偿;要是单位不给予合理赔偿,劳动者可到劳动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相关概念:
事实劳动关系: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订立书面 合同,但双方实际履行了劳动权利义务而形成的劳动关系。
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限。
劳动能力伤残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