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劳动合同该如何解决?


如果发现伪造劳动合同,可按以下方式解决: 首先是收集证据。这就好比打仗要准备好武器一样重要。要尽量搜集各类与伪造劳动合同相关的证据,像合同原件与自己掌握的真实合同文本不一样的地方、伪造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的证人证言等。要是怀疑签名或印章有假,就得找到能证明真实情况的对比样本等证据。 接着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劳动监察部门就像是劳动领域的“警察”,他们有权对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你把收集到的证据提交给他们后,他们会进行调查核实。一旦查明劳动合同确实是伪造的,就能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处罚。 要是伪造劳动合同的行为侵害了自身权益,还可以提起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这个过程中,把收集的证据提交上去,要求仲裁机构或法院判定伪造合同无效,并追究伪造方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因伪造合同给自己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等。 从不同主体角度来看,如果是用人单位伪造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用人单位的这种违法行为进行调查核实,若情况属实,可责令用人单位改正,并对其进行处罚。劳动者也能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途径维护自己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实际情况支付工资、补偿、赔偿等,例如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等。要是劳动者伪造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一旦发现且有证据证明,可以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并且要求劳动者赔偿因伪造合同给自己造成的损失,如招聘成本、培训成本等损失。同时,用人单位也能向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合同无效。 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签订、履行劳动合同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如果伪造劳动合同,显然违反了相关规定;《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伪造劳动合同用于诉讼等情形,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触犯此条规定。 总之,伪造劳动合同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一旦发现,各方应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