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通过微信转账发工资,这种行为合法吗?


公司通过微信转账发工资这种行为本身并不一定违法,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工资支付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这里所说的法定货币就是人民币,而微信转账实际上也是以人民币为基础进行的资金转移,从这一点来看,使用微信转账发工资在形式上并没有直接违反以法定货币支付工资的要求。然而,使用微信转账发工资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需要注意。一方面,关于工资支付记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还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如果公司通过微信转账发工资,却没有相应的书面记录或者工资清单,那么就可能违反了这一规定。这样一来,当出现劳动纠纷时,劳动者可能难以证明自己的工资数额、支付时间等关键信息,从而给自己维权带来困难。另一方面,涉及税务问题。公司通过微信转账发工资,如果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税务申报,存在隐瞒工资收入、逃避纳税义务的情况,那么就违反了税收法律法规。依法纳税是每个企业和公民应尽的义务,公司有责任按照实际发放的工资数额为员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如果公司不履行这一义务,不仅会面临税务部门的处罚,也可能会影响员工的纳税记录和个人信用。此外,从保障劳动者权益的角度来看,使用银行转账发工资会更加规范和安全。银行转账记录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可追溯性,能够更清晰地反映工资支付情况。一旦发生劳动争议,银行转账记录可以作为有力的证据,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综上所述,公司通过微信转账发工资并不当然违法,但必须满足法律规定的工资支付记录要求,并依法履行税务申报义务。为了更好地保障自身权益,劳动者可以要求公司提供工资清单,并关注工资发放是否依法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