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岗位撤销后,员工不愿意调岗该怎么办?


当遇到原岗位撤销,员工不愿意调岗的情况,需要从员工和用人单位两个角度来看待相关的应对措施和法律规定: 从员工角度来说: - **沟通协商**:首先可以尝试与公司进行友好沟通,了解调岗的具体原因以及新岗位的详细情况,比如工作内容、工作时间、薪资待遇等,同时向公司清晰地表达自己不愿意调岗的原因和担忧。若能通过沟通达成共识,这是最为理想的解决方式,可以避免后续的纠纷。 - **寻求法律帮助**:如果与公司的沟通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员工可以向专业的法律人士咨询,明确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所拥有的权益。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也就是说,未经员工同意,公司不能单方面强制变更员工的工作岗位。 - **申请劳动仲裁**:若公司坚持单方面进行调岗,且员工明确表示不同意,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在此过程中,员工需要准备并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公司单方面调岗的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例如公司未与员工进行协商、新岗位的工作条件或薪资待遇明显降低等。 - **考虑主动离职**:如果通过上述方法都无法有效解决问题,员工也可以选择主动离职,并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不过,在离职之前,员工务必保留好所有与该事件相关的证据,例如公司发出的调岗通知、双方沟通的邮件或短信记录、工作相关的文件等,以防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 从用人单位角度来说: - **合法调岗的条件和程序**:如果满足一定条件,用人单位是有权对员工进行调岗的。一方面,合同条款中需要有关于岗位调整的明确规定;另一方面,员工的实际履行能力不足以胜任新岗位。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并达成共识,遵循程序合法、待遇公正、适当且书面化等基本原则。例如,用人单位应向员工详细说明调岗的原因、新岗位的具体情况,并给予员工合理的时间考虑和反馈。 - **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倘若员工拒绝接受调岗,用人单位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例如,用人单位需要证明调岗是基于合理的经营需要,且不能随意对员工实施调岗降薪等行为。同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还需要向员工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总之,在原岗位撤销且员工不愿意调岗的情况下,双方都应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