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岗不同意后该走什么流程?


当你不同意调岗时,以下是一些可参考的流程和法律依据: 首先是协商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所以你可以主动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明确表达自己不同意调岗的立场和原因,看能否协商解决,这一步可以直接与上级领导或者人力资源部门进行交流,尝试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若协商不成,可以申请调解。劳动纠纷的调解范围包括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等发生的争议。调解组织有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等。当事人申请调解,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填写《劳动争议调解申请书》。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样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接着是仲裁处理。如果调解没有成功,你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这是劳动纠纷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想提起诉讼打劳动官司,必须经过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提交申诉书,并按被诉人数提交副本;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申诉书的副本送达被诉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最后是诉讼解决。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保障自身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调岗通知等,这些证据能够在需要的时候为你提供有力支持。 相关概念: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由于社会保险、薪资、福利待遇、劳动关系等发生争议时,由第三方(例如专业性的人才机构、争议调解中心等)进行的和解性咨询,通过劳动争议调解达到法律咨询、和解方式等的说明。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 诉讼: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解决讼争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