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一直拖欠工资不发该怎么办?


如果老板一直拖欠工资不发,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多种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可以尝试与老板沟通协商,直接向其提出支付工资的要求。多数用人单位会考虑到诉讼成本和负面影响,可能会同意支付合理工资。若双方达成一致,可签订和解协议,但要注意,这个协议并没有强制执行力。 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请求调解。该委员会一般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能相对中立地协助双方化解矛盾。达成调解协议后,同样不具备强制执行力。 还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劳动监察大队会依据相关法规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工资。 申请劳动仲裁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在无法与用人单位协商或者协商无效时,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途径,仲裁开庭前会安排调解,制作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一般来说,因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引发的争议,对于用人单位是一裁终局的。 要是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天内,向仲裁机构所在地法院起诉。 另外,如果劳动者有老板出具的欠条,还可以携带身份证、户口本、欠条、起诉状及副本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判决用人单位支付欠款后,若单位仍不支付,劳动者可以自判决书规定的期限届满后两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同时,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在按上述途径索取工资的同时,还可要求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加付赔偿金。 相关概念: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 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