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拘留后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一般来说,员工被拘留,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首先要明确不同拘留类型在法律上的意义。拘留分为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等。行政拘留是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的行政处罚。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对涉嫌犯罪的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如果员工只是被行政拘留,不属于上述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用人单位不能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因为行政拘留只是一种较轻的行政处罚,并没有达到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度。 要是员工被刑事拘留,也不意味着用人单位就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只有当该员工最终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也就是被法院判处刑罚,包括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及缓刑、无期徒刑、死刑(死缓)等,用人单位才可以依据上述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不过,如果员工被拘留,严重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且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有明确规定这种情况属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那么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规章制度来解除劳动合同,但前提是该规章制度是合法有效的,并且已经向员工公示告知过。 相关概念: 刑事责任: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按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种刑事责任。 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