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没签合同又不发工资该怎么办?


如果用人单位没签合同又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多种途径维权: 首先是协商。这是比较平和的方式,劳动者可以直接与用人单位就争议问题进行沟通,尝试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比如确定工资发放时间等。 若协商不成,可以申请调解。可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由第三方介入帮助双方协商解决纠纷。 还可以选择仲裁。劳动仲裁是很有效的维权手段,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申请仲裁前要注意收集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像工资条、打卡记录、工装、工作往来信息、同事证言等。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另外,工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发放,拖欠或扣发工资违法,可要求全额发放,并支付拖欠部分一定比例的经济补偿金。 要是对仲裁裁决不服,还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据《劳动法》第83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也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一般是向所任职公司所在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请求相关部门督促用人单位尽快纠正不签合同、不发工资的不当行为。 相关概念: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由于社会保险、薪资、福利待遇、劳动关系等发生争议时,由第三方(例如专业性的人才机构、争议调解中心等)进行的和解性咨询,通过劳动争议调解达到法律咨询、和解方式等的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