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多久算拖欠工资,公司拖欠工资该怎么办?


首先来说说法律规定多久算拖欠工资。按照《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也表明,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一般来说,超过约定的工资发放日,就应视为拖欠工资。对于全日制用工,通常超过30日未支付工资算违法;非全日制用工,超过15日未支付工资算违法 。但只要是超过了约定发放日期且无正当理由,劳动者就有理由主张被拖欠工资。 如果公司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确认和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事实,比如保留好工资单,考勤记录,工作过程中的文件记录等,这些都是能证明你在该单位工作以及工资情况的重要证据。 第二步,确认劳动关系后,对于单位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可与老板协商,心平气和地要求单位补发工资。很多时候,通过友好协商能快速解决问题。 第三步,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带好相关资料到劳动局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劳动局作为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力责令公司限期支付工资;劳动仲裁委则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公正地裁决纠纷。 第四步,如果拖欠工资数额比较大,也可以直接请律师打官司,通过诉讼的方法来要回被拖欠的工资。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也可到法院起诉。 另外,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等情况,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相关概念: 工资支付周期:就是两次工资支付之间的时间间隔,常见的是以月为周期发放工资,也就是一个月发一次工资。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当事人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向法院起诉。 支付令:是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督促程序,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的限期履行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的法律文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