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按最低基数交是否违法?


社保按最低基数交是否违法,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要明白社保缴费基数的概念。社保缴费基数是根据劳动者上一年度工资收入来确定的,它是计算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缴纳社保费用以及劳动者享受社保待遇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工资收入越高,社保缴费基数就越高,相应地,将来能享受的社保待遇也会更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第六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 如果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收入高于当地社保最低缴费基数,而用人单位却按照最低基数为其缴纳社保,这种行为就是违法的。因为这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中“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要求,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例如,小李月工资为8000元,但公司却按照当地最低基数3000元为他缴纳社保,这显然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然而,如果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收入低于当地社保最低缴费基数,那么用人单位按照最低基数为其缴纳社保就是合法的。因为社保制度要保证基本的保障水平,当工资过低时,按最低基数缴纳可以确保劳动者在退休、生病等情况下能获得一定的保障。比如小张月工资只有2000元,低于当地社保最低基数3000元,公司按3000元为他缴纳社保,这种做法是符合规定的。 要是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违法按最低基数缴纳社保的情况,劳动者可以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要求其按照实际工资足额补缴社保。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或者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