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对旷工是怎么规定的?
我在一家公司上班,有时候因为一些突发情况没办法按时到岗,可能会被算旷工。我想了解下,劳动法对于旷工这块到底是怎么规定的呢?旷工的认定标准是啥,会有什么后果,公司可以随意因为旷工开除员工吗?
展开


在劳动法领域,旷工指的是员工在没有经过用人单位批准的情况下,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到岗工作的行为。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没有对旷工作出明确的定义以及处罚措施。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所以,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合法的程序制定包含旷工相关内容的规章制度。一般来说,用人单位会在规章制度里明确旷工的认定标准,比如迟到多长时间算旷工、未经请假离岗多久算旷工等。同时,也会规定旷工的处罚措施,轻微的可能是警告、扣除绩效工资,严重的可能就是解除劳动合同。 不过,用人单位依据规章制度对旷工员工进行处理时,必须保证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合法、内容合法合理,并且已经向员工公示或告知。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做到这些,其对旷工员工的处理可能会被认定为违法。例如,用人单位随意扩大旷工的认定范围,或者对旷工的处罚过于严重,超出了合理的限度,员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等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