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法律规定包括哪些?
我在一家公司上班,公司每个月都会根据绩效来发放工资。但我感觉公司的绩效评定不太合理,也不太清楚这方面有什么法律规定。所以想了解一下,关于绩效的法律规定都包括哪些内容,这样我心里也能有个底。
展开


绩效相关的法律规定涉及多个方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它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基础法律。其中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绩效工资作为工资的一部分,同样要遵循这一原则。也就是说,企业在制定绩效规则时,不能因为性别、年龄等因素对员工区别对待,相同岗位、付出相同劳动的员工应获得同等的绩效回报。比如,两名员工在同一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相当,那么他们的绩效评定标准和结果就应该公平一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也与绩效密切相关。该法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如果企业的绩效制度未经民主程序制定,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例如,企业突然改变绩效计算方式,且没有经过员工讨论和协商,这就可能违反了《劳动合同法》。 同时,依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当企业以绩效不达标为由克扣工资时,必须有明确的证据和合理的依据。若企业没有合理理由随意降低员工绩效工资,员工有权要求企业补足工资差额。另外,企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如果涉及绩效因素,也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比如,不能仅以一次绩效不达标就辞退员工,而需要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