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离职直接不干了,单位不给工资该怎么办?


当遇到没离职直接不干了,单位不给工资的情况,首先要知道,单位不能无缘无故就不给您发工资。 从法律上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也指出,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这就表明,单位有义务支付您工作期间应得的工资。 您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办法来解决: 一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心平气和地跟单位沟通,说明情况,要求单位按照规定支付工资。很多时候,通过友好协商就能解决问题。 二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如果协商不成,您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情况。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劳动监察部门会对单位进行调查,督促单位支付工资。 三是申请劳动仲裁。要是投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还可以向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都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四是向法院起诉。如果您有欠条等能证明单位欠您工资的证据,可以携带身份证、户口本、欠条、起诉状及副本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判决用人单位支付欠款,但是单位仍不支付的,您可以自判决书规定的期限届满后两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单位不能随意克扣工资,但如果因为您没离职直接不干,给单位造成了实际经济损失,单位有证据证明的话,是可以要求您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 相关概念: 劳动监察: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行为予以处罚的活动。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