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离职不给工资该怎么办?


如果遇到未成年离职不给工资的情况,首先不用太慌张,可以尝试以下办法来维护自身权益。 第一步是和用人单位协商。这就是直接跟老板或者相关负责人好好沟通,说明自己已经按要求完成了工作,现在离职了,希望他们按照约定支付工资。这是比较平和的解决方式,说不定就能顺利拿到工资。 要是协商没有效果,那么接下来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举报,一般就是单位所在地县区的劳动监察大队。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力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 还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这里要注意,需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 60日内提出书面申请。仲裁机构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事实情况,做出公正的裁决。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或者仲裁裁定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那么就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一种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另一种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定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还有如果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方面,《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也明确,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在整个维权过程中,要注意确认和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事实,比如保留好工资单、考勤记录、工作过程中的文件记录等,这些都能作为有力证据。 相关概念: 未成年工:指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是劳动法的主体,享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童工:不满16周岁,不能成为劳动法的主体,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