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为什么要计提呢?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的时候,对工资计提这一块不太理解。不明白为什么工资需要计提,直接发放不就行了嘛,这样还能省去很多步骤。我想知道工资计提背后的法律原因是什么,它能带来哪些好处,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支持呢?
展开


工资计提是指在会计核算中,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在发放工资之前预先计算并记录应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费用。简单来说,就是虽然钱还没实际发给员工,但要先把这笔账记下来。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计提工资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工资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使用员工的劳动而产生的费用,员工在这个期间付出了劳动,企业就有义务支付相应的工资,所以应该在这个期间将工资费用记录下来,而不是等到实际发放时才记录。 从法律规定方面,《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定,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上述两项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这一规定明确了企业需要按照权责发生制来核算工资费用,也就是要进行工资计提。 工资计提具有多方面的好处。首先,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本和利润情况。如果不进行计提,在发放工资的月份,成本会突然增加,导致该月利润虚减,而其他月份利润虚增,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其次,有助于企业合理安排资金。通过提前计算工资费用,企业可以提前做好资金规划,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按时发放工资,避免出现资金周转问题。最后,符合财务报告的要求,能为企业管理层、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