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必须计提再发放吗?
我在一家小公司工作,最近财务说工资要先计提再发放。我不太明白为啥要这么做,想知道这是必须的操作吗?要是不这样做会有啥后果?
展开


在会计处理和税务规定的层面来看,工资一般是需要先计提再发放的。下面为您详细解释一下其中的法律规定和原理。 工资计提是指企业在核算工资费用时,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在实际发放工资之前,将当期应支付给员工的工资确认为一项费用,并同时确认相应的负债(应付职工薪酬)。权责发生制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原则之一,它要求企业在经济业务发生时,而不是在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时进行会计记录。也就是说,只要员工在某个会计期间为企业提供了劳动,企业就应该在该期间确认相应的工资费用,而不论工资是否已经实际支付。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这就从会计准则的层面要求企业对工资进行计提处理。 从税务角度来看,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工资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时,需要遵循真实、合理、准确的原则。先计提工资可以保证企业在会计核算上准确反映当期的成本费用,从而在税务申报时能够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如果企业不计提工资,而直接在发放时进行账务处理,可能会导致各期成本费用的不均衡,影响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 当然,如果企业规模较小、业务简单,且工资发放周期与会计期间一致,不存在跨期支付工资的情况,也可以简化处理,不进行工资计提。但这种做法可能不符合会计准则的严格要求,并且在税务审计时可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因此,为了规范会计核算和避免税务风险,建议企业按照规定进行工资的计提和发放。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