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雇佣关系没签劳动合同有误工费吗
在工作中受了伤,但是和单位没签劳动合同。现在想知道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拿到误工费来弥补这段时间不能工作的损失 呢,想了解一下具体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工伤雇佣关系中,即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是有类似“误工费”性质的补偿的,不过在工伤领域准确说法是“停工留薪期工资”。
首先来解释一下停工留薪期工资,简单说就是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这其实就类似于误工费的作用,保障职工受伤治疗期间的收入。
从法律依据来看,《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要照常发放员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果职工的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过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对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并不影响职工享受这一权益。职工首先要做的是完成工伤认定程序,这需要提供如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认定为工伤后,再通过劳动能力鉴定确定停工留薪期的具体时长,进而计算出应得的停工留薪期工资数额。
要是用人单位拒绝支付这笔费用,职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仲裁专门解决劳资纠纷,而且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无需缴纳费用。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向法院起诉。
相关概念:
停工留薪期 :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在此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的时间段。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用于确定职工因工伤导致的劳动能力受损情况,进而确定相关待遇。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