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劳动合同该怎么要工资?


即使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从用人单位实际用工之日起,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也已经形成,用人单位应当足额发放工资。 首先要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比如用人单位下发载有劳动者姓名且盖有公章的文件,像通知、工作任务等;劳动者代表用人单位签订且盖有公章的合同;与用人单位有业务往来单位留存的相关资料、打卡记录、工作证;劳动者上下班或工作时的录音录像;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相关人员业务往来的QQ、微信等聊天记录;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协商往来的短信记录 。 接下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要工资: 一是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监察大队有权对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若查证用人单位确实存在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会责令其限期支付 。依据《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二是申请劳动仲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裁决。 三是向法院申请支付令。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若用人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既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此外,如果因为没签劳动合同,劳动者还可能获得相应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相关概念: 支付令:是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督促程序,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的限期履行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的法律文书。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