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拷走文件是否违法?


离职拷走文件是否违法,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比如管理方法,产销策略,客户名单、货源情报等经营信息,还有生产配方、工艺流程、技术诀窍、设计图纸等技术信息。 如果拷贝的文件属于商业秘密,并且员工存在恶意盗取商业机密的动机,故意复制并将这些资料泄露出去,给公司带来了实际的经济损失,同时公司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来保护其商业机密,那么这种行为便可以被认定为侵犯商业机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这种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是违法的。要是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可能会面临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不过,若员工仅出于自身需求而进行拷贝,且并无对外泄漏之意向,则通常难以被认定为侵犯商业机密,也无需承担刑事责任。比如一些普通的、不涉及商业秘密的工作文档,备份自用一般不涉嫌违法。 另外,《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如果签订了保密协议,员工就更应该遵守约定,不能随意拷走涉及商业秘密的文件。 总之,离职时拷贝公司文件不能一概而论,关键在于文件是否属于商业秘密以及拷贝的目的和后续行为等因素。 相关概念: 商业秘密: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侵犯商业秘密罪:指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获取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