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工资计算基数是怎样的?
我在一家公司上班,经常需要加班,但是对于加班工资的计算不太清楚。公司给的加班工资感觉不太对,我想知道加班工资计算基数到底是怎么确定的,依据是什么,这样我心里也有个底,看看公司有没有少给我发加班工资。
展开


加班工资计算基数是计算加班工资时的关键因素。通俗来讲,它就是用来确定加班工资具体数额的一个基础数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这里所说的“工资”就涉及到加班工资计算基数。 在实践中,确定加班工资计算基数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况。首先,如果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的,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比如,合同里写明你的月工资是5000元,那这个5000元可能就是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其次,如果劳动合同没有约定,但集体合同中有约定的,可按照集体合同约定的加班工资基数来确定。还有,如果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另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但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例如,你的月工资是6000元,合同约定加班工资计算基数就是月工资6000元。在工作日加班2小时,每小时工资为6000÷21.75÷8(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每天工作8小时)≈34.48元,那么这2小时的加班工资就是34.48×1.5×2 = 103.44元。所以,明确加班工资计算基数对于准确计算加班工资至关重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