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通过仲裁公司从而获得赔偿,具体应该怎么做?


要通过仲裁公司获得赔偿,通常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准备公司工商注册登记资料。你需要亲自前往工商行政管理局,查阅并打印出所任职公司的工商注册登记资料(仅限一页),且该资料需要加盖公章以确认其真实性及合法有效性。这一步是为了明确仲裁对象的主体信息,确保仲裁程序能够针对正确的公司进行。 其次,收集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材料。比如工作证,它是你在公司工作的一种身份证明;每日工时记录表,能体现你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工资发放银行卡或储蓄账户明细,可证明公司向你支付报酬的情况;他人证言,即同事或其他相关人员能够证实你在该公司工作的陈述等。只要是能够确切反映你与该企业之间存在实质性的劳资劳务关系的证据都可以。 然后,撰写劳动仲裁申诉书。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一般会配发示范文本,你可以参照编写。在申诉书中,要清晰地阐述你的仲裁请求,也就是你希望公司给予赔偿的具体内容和金额,同时说明你提出这些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例如公司存在哪些违法行为或侵权行为导致你受到了损失。 最后,提交申请材料立案。将本人的身份证件、已打印完成的工商查询登记信息、各类证据材料副本(每种材料各需要两份)以及撰写好的劳动仲裁申诉书等文件一同提交至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立案处理。 在时间方面,需要注意仲裁时效。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