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工扣工资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在公司上班,有时候因为一些突发情况没办法提前请假就旷工了,结果公司扣了我工资。我想知道公司这么做有没有法律依据,到底哪些法律规定了旷工可以扣工资呢?
展开


旷工扣工资,是许多用人单位在管理过程中会采取的措施,其背后有着相应的法律逻辑和依据。首先,我们要明白“旷工”的概念,旷工指的是劳动者在未经过用人单位允许的情况下,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到岗工作。这其实是一种违反劳动合同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行为。从法律层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虽然没有直接明确规定旷工扣工资的具体条款,但它赋予了用人单位一定的自主管理权。该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也就是说,用人单位有权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管理需要,制定符合法律规定的规章制度,对劳动者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同时,《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一般来说,旷工行为可能会给用人单位带来诸如工作进度延误、额外人力成本增加等经济损失,所以用人单位可以依据此条规定,在规章制度中明确旷工扣工资的相关内容。不过,用人单位在制定和执行旷工扣工资的规章制度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合法,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制定过程要民主,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并且要向劳动者公示,让劳动者知晓。只有这样,用人单位依据规章制度对旷工劳动者扣工资的行为才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如果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的扣工资行为不合理或者违反了法律规定,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