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后单位推脱该如何获得赔偿?


当工伤后单位推脱赔偿时,劳动者不用慌,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和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获得赔偿。 首先,要去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就是官方确定你这情况是不是属于工伤。根据规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工伤,如果公司不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一般可在劳动局网站下载)、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如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等,还有医疗机构诊断证明等 。这是《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认定为工伤是获得赔偿的大前提。 其次,如果单位推脱赔偿,认定工伤后,有多种途径来让单位履行赔偿义务。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检查单位,责令其改正不赔偿这种违法行为,还能对拒不履行的单位进行处罚;也可以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交仲裁申请书和相关证据,仲裁委在规定时间审理并裁决;要是对仲裁裁决不服,除特殊情况外,还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就明确了,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有这些解决途径。 关于赔偿项目和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由用人单位支付,在停工留薪期内,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时长由医疗机构证明确定,最长不超12个月,伤情严重或特殊经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但最多也只能延长12个月。此外,如果因工伤导致劳动能力受影响,经过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后,还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赔偿,比如九级伤残是9个月的工资,十级伤残是7个月的工资等。还有伤残津贴、医疗费、康复费、护理费等也可能涉及。总之,要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