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将底薪的一部分改为绩效是否合法?
我在一家公司上班,原本工资里底薪是固定的。最近公司说要把底薪的一部分拿出来作为绩效工资,完成任务才能拿到。我担心这样做会让我的收入不稳定,想知道公司这种做法在法律上合不合法?
展开


公司将底薪的一部分改为绩效是否合法,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概念。底薪是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后,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它是相对固定的,能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而绩效工资则是根据劳动者的工作业绩、表现等情况来确定的报酬,具有一定的浮动性。 从法律依据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就意味着,如果公司要将底薪的一部分改为绩效,需要与劳动者进行协商,并且达成一致意见,同时还要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 如果公司没有与劳动者协商,擅自将底薪的一部分改为绩效,这种行为是不合法的。因为劳动合同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任何一方都不能单方面随意变更合同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要求公司按照原来的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如果公司拒绝,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然而,如果公司与劳动者进行了充分的协商,劳动者也同意将底薪的一部分改为绩效,并且签订了书面的变更协议,那么这种做法在法律上是合法的。不过,即使双方达成了一致,公司也应当按照合理、公平的原则来制定绩效评估标准,不能故意设置不合理的目标来克扣劳动者的工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